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舉辦中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工程科技論壇
會上,由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朱紅惠研究員主持,部分領導和院士共同推動“深圳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研究院”的啟動桿,宣告該聯合研究院的正式成立。該研究院依托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及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管理。雙方將在平臺搭建、科研攻關、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獎勵申報、產業轉化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大會分設“院士論壇”、“專家論壇”、“青年論壇”和“企業論壇”四大板塊。院士論壇上,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龐國芳院士和吉林農業大學李玉院士通過在線視頻的方式作大會主旨報告。龐國芳作了《信息化引領食品安全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創新發展》主旨報告,他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團隊評價了世界常用1200多種農藥化學污染物質譜微細結構,建立了八類色譜-質譜精確質量數據庫和譜圖庫,研究建立了果蔬、茶葉等樣品農藥化合物以精確質量數快速識別和多信息點確證的高通量非靶向快速篩查技術,取得了農藥殘留分析理論和方法創新和突破,農藥多殘留檢測能力居國際領先水平。李玉院士在《食用菌在中國減貧和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主旨報告中指出食用菌產業在鄉村振興發展中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優化,從高產優質高抗大數據精準育種、輕簡化高效栽培、精細深加工菌物藥開發和智能數字化標準生產等多方面入手,解決技術短板,突破產業發展瓶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鄉村振興之路,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圳大學朱蓓薇院士作了《我國特殊食品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主旨報告。她認為亞健康和慢性病應當預防為主,關口前移,“不治己病治未病”,特殊食品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要利用了海洋生物資源。南昌大學謝明勇院士作《植物基乳酸菌發酵食品研究與開發》主旨報告表明在大健康時代,植物基食品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湖南省農科院單楊院士作了《柑橘等果蔬綠色貯藏加工與高值利用技術研究》主旨報告,報告中他介紹了作為世界和我國第一大水果的柑橘如何高效高值綜合利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中科院天津生物工業技術研究院孫媛霞研究員、廣東省農科院張名位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江正強教授、深圳大學陳峰教授、上海農科院譚琦研究員、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陳歷俊正高級工程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曾新安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徐寶才研究員、暨南大學丁郁研究員等9人在專家論壇作專題報告。
青年論壇邀請了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陳謀通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常巧英高級工程師、華南理工大學梁書利副教授等4位青年科研工作者匯報研究進展。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李嘯正高級工程師和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謝意珍研究員代表企業家在企業論壇發言。
據悉,11日該論壇還召開了臨床微生物研究新技術分論壇,吳清平院士發表了《中國食源性致病菌耐藥性風險、危害形成機制與防控技術》的主題演講,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的南方醫院、深圳醫院、珠江醫院和廣東省人民醫院的5位專家分別做了專題報告。
附件下載: